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资讯 > 医学前沿

中国医药

作者:habao 来源:未知 日期:2020-7-25 6:00:45 人气: 标签:医药期刊
导读:华晨宇爸爸华福雄本刊最新招聘信息请见“通知公告”!本刊系统试运行中,欢迎!如有问题,可直接将发送至【摘要】【摘要】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

  华晨宇爸爸华福雄本刊最新招聘信息请见“通知公告”! 本刊系统试运行中,欢迎!如有问题,可直接将发送至

  【摘要】【摘要】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联,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人群生命和健康。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血脂流行病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本文回顾了不同年代我国开展的部分大型血脂流行病学研究。这些研究对了解我国人群血脂异常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的血脂成分异常与国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指导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摘要】【摘要】我国是人口大国,是世界上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的国家之一,每年约有30多万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为出生缺陷首位,其中约80%需要手术治疗,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最主要原因之一。建国70年来,先天性心脏病诊治水平有了巨大的进步,疗效稳步提高;的医疗保险政策、大病统筹、国家救助及慈善组织的支持,使得更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得到救治;先天性心脏病防治的开展,使先天性心脏病能够及早发现、适时治疗,提高我国出生人口质量。经过几代人、多个心脏中心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治已世界前列。

  【摘要】【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因素,因此高血压防治对人民健康尤为重要。本文对建国70年来我国高血压疾病的防治状况进行回顾并对防治现状进行总结。通过广大学者的努力,我国高血压和心血管病防治研究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就目前心血管病增长的势头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摘要】【摘要】建国70年来我国疫苗研发和生产取得长足进展,疫苗研发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疫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传染病预防取得了世界的瞩目成就,使得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显著提高。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疫苗行业发展历史、建国以来免疫预防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疫苗当前研发概况,并对我国疫苗未来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肺栓塞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16例肺栓塞患者,分别使用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度分层。结果 按照Wells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59例(50.9%),中危54例(46.6%),高危3例(2.6%);按照修正的Geneva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32例(27.6%),中危68例(58.6%),高危16例(13.8%)。2种量表评估肺栓塞度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住院患者,与Wells量表比较,修正的Geneva量表可将更多患者归类到中、高危组。

  【摘要】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糖水平升高对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不伴有糖尿病的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根据患者入院时随机血糖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7.8 mmol/L,30例)和血糖升高组(≥7.8 mmol/L,30例),均给予相同的常规治疗。入院后测定血清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病死率,院外随访30 d记录因急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和病死率。结果 入院时血糖升高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95550)ng/L比(20839)ng/L],LVEDD明显大于而LVEF明显低于血糖正常组[(5.83.1)cm比(4.32.2)cm、(45.53.1)%比(51.3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血糖升高组的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休克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6.7%(5/30)比3.3%(1/30)、6.7%(2/30)比0、6.7%(2/3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后随访30 d,血糖升高组再住院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10.0%(3/30)比3.3%(1/30)、3.3%(1/3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糖水平升高的不伴有糖尿病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差,不良预后风险高。

  【摘要】目的 阐释心包穿刺过程中的电学特点并探讨一种不依赖X线的三维心包穿刺新技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以健康家猪为实验动物,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用SmartTouch压力导管三维重建左右心室,随后用CartoSound超声导管重建心外膜外壳。将心包穿刺针或者导丝设置为一个电极并连接于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观察三维心包穿刺过程中的空间特点,同时通过针尖上的单极电图,观察三维心包穿刺过程中的电学特点。结果 13只实验猪均成功完成了心包穿刺,在三维系统上不仅能够准确显示穿刺针的移动,也能够显示导丝的移动。纵隔电位(3.21.1)mV,心包外膜电位(4.81.5)mV,心外膜电位(9.62.6)mV,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只实验猪尝试2次或以上穿刺成功,其余均为第1次穿刺成功。8只实验猪短暂使用X线只全程没有使用射线只,但均没有心脏压塞表现,术后观察24 h均无心包渗血。结论 心外膜、心包以及相邻纵隔的电位变化具有特征性,电学指导下三维心包穿刺不仅安全有效,还是一种不依赖X线的技术。

  【摘要】目的 探究醒脑静结合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中枢神经性蛋白(S100-β)水平和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高压氧治疗,观察组给予高压氧+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血清MMP-9、S100-β水平及脑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41/45)比7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5,P=0.027)。治疗后2组MMP-9、S100-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3738)μg/L比(16829)μg/L、(0.170.03)μg/L比(0.210.11)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1,P=0.030)。治疗后,2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与年龄相关性脑白质改变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简易状态检查量表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醒脑静结合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血清MMP-9、S100-β水平,减少脑组织损伤。

  【摘要】目的 探讨利福平胶囊(Ⅱ)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11月省胸科医院初诊治肺结核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均选用规范2HRZE/4HR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利福平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利福平胶囊(Ⅱ)治疗。比较2组痰菌转阴率、病灶吸收及空洞变化情况,分析治疗15 d、1个月、2个月末患者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变化。比较2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7.5%(31/40)比62.5%(25/40)、90.0%(36/40)比77.5%(31/40)],病灶吸收情况和空洞闭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5%(39/40)比87.5%(3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治疗15 d后、1个月及2个月后,观察组血清ALT、AST、D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利福平胶囊(Ⅱ)治疗初诊治肺结核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肝功能损伤程度。

  【摘要】目的 探讨脉搏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和无创胸法监测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法测量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心内科监护室住院治疗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共45例。分别用PiCCO、无创胸法、TTE检测患者心功能,其中PiCCO监测包括心排血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血管外肺水指数、外周血管阻力指数等。无创胸法测量心输出量、外周血管阻力(SVR)、加速指数和液体含量(TFC)等。统一行TTE测量,所有患者检测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分析几种方法 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45例患者NT-proBNP 3 276.5(1 591.5,11 372.5)ng/L,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48)%。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iCCO指标中CI与TTE的LVEF相关(r=0.885,P=0.022)。PiCCO指标中CI与胸无创指标TFC相关(r=0.683,P=0.005),中脉压(CVP)与胸无创指标SVR相关(r=0.346,P=0.045),平均动脉压与胸无创指标收缩时间比率(STR)、预射血期相关(r=0.448,P=0.008;r=0.683,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时间与PiCCO指标中平均动脉压呈正相关(P=0.022),与CVP呈负相关(P=0.002),与胸法测量指标中TFC呈正相关(P=0.011);NT-proBNP 与PiCCO法测量指标中CVP呈正相关(P=0.025)。胸无创指标CI、心输出量与NT-proBNP呈负相关(P=0.007、0.006),TFC、STR与NT-proBNP呈正相关(P=0.044、0.049)。结论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PiCCO监测指标与NT-proBNP水平及TTE评价的心功能指标相关,胸监测指标与NT-proBNP水平及TTE评价的心功能指标相关,无创胸法可以作为PiCCO的替代方法 评估心功能。

  【摘要】目的 分析1例家族性扩张型心肌病(FDCM)患者及其家系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 对2016年12月7日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的1例FDCM患者(女性,47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影像学资料等,并进一步采集患者及其亲属的外周静脉血样,使用靶向外显子捕获测序方法对241种遗传性心肌病的相关致病基因进行测序,并进一步通过Sanger测序对可能突变的基因进行验证,分析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结果 先证者以心房颤动及窦房结功能障碍为首发表现,经由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心脏磁共振成像检查确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基因检测发现,该家系存在核纤层蛋白基因(LMNA基因)的c.16C>T(p.Q6X)突变。包括先证者共有6名家系携带该突变基因,其中4名携带者虽无心脏扩大征象但均合并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律失常,1名携带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FDCM相关LMNA基因的c.16C>T突变外显率高,常以传导阻滞及房性心律失常作为该疾病的首发表现。

  【摘要】【摘要】目的 比较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肺栓塞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9月空军总医院收治的116例肺栓塞患者,分别使用Wells量表与修正的Geneva量表对患者进行评分并进行度分层。结果 按照Wells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59例(50.9%),中危54例(46.6%),高危3例(2.6%);按照修正的Geneva量表的评估结果,116例患者中低危32例(27.6%),中危68例(58.6%),高危16例(13.8%)。2种量表评估肺栓塞度分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住院患者,与Wells量表比较,修正的Geneva量表可将更多患者归类到中、高危组。

  【摘要】目的 探讨辽北贫困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诊延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方法 纳入辽北贫困地区7家县医院共635例STEMI患者,根据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S2T)将患者分为S2T<3 h组、S2T 3~12 h组、S2T12 h组。7家县医院参与研究的医师统一接受培训,填写我中心印制的调查表,详细记录3组患者的基本人口学及临床特征、因素、行为因素、住院期间不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S2T3 h组125例(19.7%),S2T 3~12 h组120例(18.9%),S2T12 h组390例(61.4%),3组患者的平均S2T时间分别为(2.71.2)、(10.92.6)、(24.36.4)h,平均年龄分别为(566)、(596)、(649)岁,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组患者有医保、教育程度小学以下学历、症状典型、将症状理解为心脏病、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夜间发病的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65岁、小学以下学历、症状不典型、担心住院费用、未呼叫120为患者就诊延迟的预测因素(均P0.05)。S2T3 h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S2T 3~12 h组和S2T12 h组(均P0.05)。 结论辽北贫困地区急救意识差,延迟就诊率极高,因此普及急性心肌梗死急救知识,提高急救自救意识,建设完善合理的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摘要】【摘要】目的 评价左心耳封堵术用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行左心耳封堵术且有既往脑卒中病史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2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45 d及3、6、12个月进行常规随访,此后每6个月随访1次。有效性终点为缺血性脑卒中、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组成的复合终点,安全性终点包括大出血事件及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结果 术中完全封堵左心耳23例,3例患者存在少量分流。围术期1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为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中位随访时间12(6,24)个月,有2例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未出现系统性栓塞及心血管死亡事件,有效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6.0/100人年。患者在随访期间未出现大出血事件,仅1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严重并发症,安全性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0/100人年。结论 左心耳封堵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心房颤动患者脑卒中的二级预防,可作为抗凝治疗的替代方案。

  【摘要】目的 探讨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口服替格瑞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4年4月至2016月4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1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5例在冠状动脉介入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 mg联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术后给予氯吡格雷75 mg联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观察组55例在介入术前给予替格瑞洛180 mg联合阿司匹林300 mg口服,术后给予替格瑞洛90 mg、2次/d联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连续1个月。观察2组患者介入前后血小板聚集率和心功能的变化,以及介入后12个月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介入治疗前2组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后24 h和6个月2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本组介入治疗前[观察组:(574)%、(403)%比(864)%,对照组:(614)%、(443)%比(864)%],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介入治疗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介入后6个月2组左心室射血分数均高于介入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介入后6个月2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内再发心肌梗死1例,出血1例;对照组再发心肌梗死2例,支架血栓2例,出血2例,心绞痛1例,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6%(2/55)比12.7%(7/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9,P=0.041)。结论 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口服替格瑞洛,无论从安全性还是心血管获益方面均优于氯吡格雷。

  【摘要】【摘要】建国70年来我国疫苗研发和生产取得长足进展,疫苗研发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疫苗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传染病预防取得了世界的瞩目成就,使得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和传染病的能力显著提高。本文重点介绍了我国疫苗行业发展历史、建国以来免疫预防的发展历程和我国疫苗当前研发概况,并对我国疫苗未来研发方向进行展望。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冠状动脉造影(CAG)大致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2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收住的CAG大致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56例患者(冠状动脉正常组)的临床资料,另选取同期住院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狭窄70%并最终置入支架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0例为冠状动脉异常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和入院时实验室指标,分析CAG结果大致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因素。结果 冠状动脉正常组年龄低于冠状动脉异常组,吸烟比例和hs-CRP水平高于冠状动脉异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男性、高血压、糖尿病、饮酒、肥胖比例和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吸烟、年龄及hs-CRP水平均为冠状动脉造影大致正常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因素(比值比=6.459、0.201、3.397,95%置信区间:1.695~23.485、0.069~0.598、1.452~11.637,均P<0.05)。结论 hs-CRP可能是预测CAG大致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重要因子。

  【摘要】【摘要】目的 探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发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安贞医院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共943例,其中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846例(冠心病组),除外冠心病诊断97例(对照组),冠心病组包括单支病变371例、双支病变273例、三支病变202例。比较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以及冠心病不同病变支数患者基线资料、各实验室检测指标和Gensini积分的差异,分析冠心病以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 冠心病组男性比例、吸烟史、糖尿病史和白细胞计数、血肌酐、C反应蛋白、B型脑钠肽水平以及Gensini积分均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1.050.29)mmol/L比(1.160.27)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Gensini积分和糖尿病史为冠心病发病的因素,HDL-C为冠心病发病的因素(比值比=0.276,95%置信区间:0.102~0.749,P=0.012)。双支病变组和三支病变组年龄和Gensini积分均高于单支病变组,HDL-C均低于单支病变组[(1.030.25)、(1.020.35)mmol/L比(1.070.27)mmol/L];三支病变组收缩压和B型脑钠肽高于单支病变组,Gensini积分高于双支病变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血肌酐水平均高于单支、双支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男性、Gensini积分、糖尿病史、高血压史为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的因素,HDL-C为冠心病患者多支病变的因素(比值比=0.299,95%置信区间:0.118~0.754,P=0.011)。结论 随着HDL-C的增高,发生冠心病及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风险降低,低HDL-C是冠心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的因素。

  【摘要】【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心肌桥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在长庆油田职工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6例老年心肌桥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存在心肌桥。分析心肌桥的特点,应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评价。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合并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76例老年心肌桥患者中,65例(85.5%)为浅表型,11例(14.5%)为纵深型。收缩期心肌桥壁血管压缩程度多为轻中度,Nobel分级1级30例(39.5%),2级40例(52.6%),3级6例(7.9%)。发现焦虑47例(61.8%),抑郁20例(26.3%),焦虑并抑郁9例(11.8%)。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心电图异常、纵深型心肌桥、壁血管压缩程度(Nobel分级2~3级)、既往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是焦虑的因素;女性、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合并<5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年平均就诊次数≥4次、合并心血管外症状是抑郁的因素(均P<0.05)。结论 焦虑、抑郁常与老年心肌桥患者共病,心电图异常、纵深型心肌桥、壁血管压缩程度、既往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女性、文化程度低、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就诊次数多、合并心血管外症状是其因素,关注及干预此类人群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网址:
下一篇:没有资料
共有:条评论信息评论信息
发表评论
姓 名:
验证码: